近日,微信支付又添收費項目,目標瞄準了教育行業。距離上調民生銀行提現和轉賬手續費一事,還不到半年時間。 路 ? 微信支付平臺發布公告,宣布針對k12校園行業的手續費調整。說起“K12”,你一定會有點陌生,K12(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)是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,指的是各類中小學及幼兒園。在此支付場景中,學生是主要的消費群體,大部分的支付行為也都是圍繞學校這一場景展開。 路 ? 按照微信給出的調整公告計算,學校每收學生1000元學費,就要給騰訊3塊錢。據了解,稍具規模的民辦院校,一年各項費用進出大概在1-2億,這相當于每年增加30-60萬的成本。對于學校來說,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。 對騰訊來說,K12手續費上調,校園市場便能成為其穩定的收入來源。按照行業數據,中國中小學和幼兒園數量接近50萬所,粗略估算,1家收1萬元,至少能賺50億。你沒有看錯,騰訊不僅在游戲充值上沒有放過中小學生的零花錢,居然連他們的學費都不想放過。 一直以來,教育領域都被視為特殊行業,享受諸多政策支持,第三方支付公司大都堅持不收手續費。而本次,微信調整K12手續費率,可謂繼增添提現手續費之后,微信又率先開了第一槍。 為什么突然要對“小學生的學費”下手?這就不得不提微信支付的盈利困境。3月21日,騰訊公布自2005年以來最差財報,不僅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雙雙放緩,去年第四季度利潤更是大幅下滑32%。 社交支付利薄也成為其核心問題。據財報信息,微信支付日均筆數已達10億筆,但紅包交易占比極高,這意味著帶不來利潤的支付交易越多,虧得越多。微信為彌補收入缺口、提高盈利能力,只能將一部分成本分攤給商戶與消費者。 路 ? 從目前微信商戶支付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,在教育類目中,只剩下民辦大學及學院的手續費還保持在0%。 微信屢次三番在用戶身上割羊毛的行為,實屬讓人反感。無論一個企業做得多大,都不能忘記用戶是捧紅自己的基礎。把自己所得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回饋給消費者,這樣的企業才是當下所需,也是最得人心的企業。而因為利潤下滑,就頻頻在用戶身上割肉的劊子手,最終也將被用戶所拋棄。 |
如需辦理POS機請添加微信:18910340839 歡迎你的來電交流!關于:微信支付盈利陷入困境,騰訊向小學生下手了!的信息,請撥打免費電話:4008-118-928 進行溝通咨詢!